Jenkins 持续集成使用指南
1、持续集成及 Jenkins 介绍
什么是持续集成
持续集成(Continuous integration , 简称 CI)指的是,频繁地(一天多次)将代码集成到主干。
持续集成的目的,就是让产品可以快速迭代,同时还能保持高质量。它的核心措施是,代码集成到主干之前,必须通过自动化测试。只要有一个测试用例失败,就不能集成。
通过持续集成,团队可以快速的从一个功能到另一个功能,简而言之,敏捷软件开发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持续集成。
持续集成的流程
根据持续集成的设计,代码从提交到生产,整个过程有以下几步。
- 提交
流程的第一步,是开发者向代码仓库提交代码。所有后面的步骤都始于本地代码的一次提交(commit)。
- 测试(第一轮)
代码仓库对commit操作配置了钩子(hook),只要提交代码或者合并进主干,就会跑自动化测试。
- 构建
通过第一轮测试,代码就可以合并进主干,就算可以交付了。
交付后,就先进行构建(build),再进入第二轮测试。所谓构建,指的是将源码转换为可以运行的实际代码,比如安装依赖,配置各种资源(样式表、JS脚本、图片)等等。
- 测试(第二轮)
构建完成,就要进行第二轮测试。如果第一轮已经涵盖了所有测试内容,第二轮可以省略,当然,这时构建步骤也要移到第一轮测试前面。
- 部署
过了第二轮测试,当前代码就是一个可以直接部署的版本(artifact)。将这个版本的所有文件打包(tar filename.tar *)存档,发到生产服务器。
- 回滚
一旦当前版本发生问题,就要回滚到上一个版本的构建结果。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修改一下符号链接,指向上一个版本的目录。
持续集成的组成要素
- 一个自动构建过程, 从检出代码、 编译构建、 运行测试、 结果记录、 测试统计等都是自动完成的, 无需人工干预。
- 一个代码存储库,即需要版本控制软件来保障代码的可维护性,同时作为构建过程的素材库,一般使用 SVN 或 Git。
- 一个持续集成服务器, Jenkins 就是一个配置简单和使用方便的持续集成服务器。
持续集成的好处
- 降低风险,由于持续集成不断去构建,编译和测试,可以很早期发现问题,所以修复的代价就少;
- 对系统健康持续检查,减少发布风险带来的问题;
- 减少重复性工作;
- 持续部署,提供可部署单元包;
- 持续交付可供使用的版本;
- 增强团队信心;
Jenkins 介绍
Jenkins 是一款流行的开源持续集成(Continuous Integration)工具,广泛用于项目开发,具有自动化构建、测试和部署等功能。官网: https://www.jenkins.io/。
Jenkins 的特征:
- 开源的 Java 语言开发持续集成工具,支持持续集成,持续部署。
- 易于安装部署配置:可通过 yum 安装,或下载 war 包以及通过 docker 容器等快速实现安装部署,可
- 方便 web 界面配置管理。
- 消息通知及测试报告:集成 RSS/E-mail 通过 RSS 发布构建结果或当构建完成时通过 e-mail 通知,生成 JUnit/TestNG 测试报告。
- 分布式构建:支持 Jenkins 能够让多台计算机一起构建/测试。
- 文件识别:Jenkins 能够跟踪哪次构建生成哪些 jar,哪次构建使用哪个版本的 jar 等。
- 丰富的插件支持:支持扩展插件,你可以开发适合自己团队使用的工具,如 git,svn,maven,docker等。
2、Jenkins 安装和持续集成环境配置
持续集成流程说明
1)首先,开发人员每天进行代码提交,提交到 Git 仓库。
2)然后,Jenkins 作为持续集成工具,使用 Git 工具到 Git 仓库拉取代码到集成服务器,再配合 JDK,Maven 等软件完成代码编译,代码测试与审查,测试,打包等工作,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出错,都重新再执行一次整个流程。
3)最后,Jenkins 把生成的 jar 或 war 包分发到测试服务器或者生产服务器,测试人员或用户就可以访问应用。